在剛剛落幕的第32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,詠梅捧起了最佳女主角的獎杯。燈光灑在她飽滿光潔的額頭,她眼神堅定而溫柔,笑容晴暖,聲音柔和,不時感慨自己是幸運的,“(《地久天長》)這么好的劇本、導(dǎo)演、合作的演員、工作人員,怎么就在我49歲的這年遇到了呢?”
2019年,似乎是屬于詠梅的年份,她不僅拿了金雞獎,年初還在柏林電影節(jié)斬獲一尊銀熊(最佳女演員),成為柏林電影節(jié)史上第三位華人影后。8月份,在霸屏的電視劇《小歡喜》中,她飾演了“白月光”一般的“季媽媽”劉靜,讓更多人認識了這位氣質(zhì)特別好的女演員。當(dāng)整個影視圈都在對中年女演員的窘境說三道四時,詠梅似乎在用自己的經(jīng)歷告訴我們另一種可能。
1970年出生的詠梅是蒙古族,原名森吉德瑪(“仙女”的意思),1995年進入影視圈,至今共演過50多部影視劇,卻始終遠離C位!兜鼐锰扉L》是她第一次擔(dān)綱女一號。“我在等著屬于我的角色,我不急你也不要急!47歲那年,詠梅寫在自己微博上的這句話,恰到好處地傳達出她這些年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(yǎng):不疾不徐,清風(fēng)拂面。
這一次,她抓住了機會。
24年,從配角到影后,她懂得做減法
今年的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競爭十分激烈。來看看對手都有誰?馬伊琍,公認的演技派,在電影《找到你》中,她把保姆孫芳演繹得觀眾都認不出是她,憑借該角她已拿到了華鼎獎最佳女主角;白百何,在李少紅和曾念平夫婦倆聯(lián)手打造的力作《媽閣是座城》里表演細膩真摯;周冬雨,90后花旦中的演技扛把子,已經(jīng)獲得過不少華語電影獎項,今年因出演《少年的你》再次刷新我們對她的認知;趙小利,已憑電影《活著唱著》拿到上海國際電影節(jié)亞洲新人獎最佳女演員獎;姚晨,《送我上青云》被看作是大姚的演技高峰之作。
能從這些實力派中脫穎而出,只能說詠梅確實演技出眾。
和大多數(shù)演員不同,詠梅并非科班出身。當(dāng)年她讀的是北京對外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大學(xué),畢業(yè)后還做過幾年朝九晚五的白領(lǐng)。后來,詠梅在許戈輝工作室兼職主持一檔《約會星期天》的節(jié)目。或許是冥冥中早已注定,也是在許戈輝的推薦下,她得以走上演藝道路。1995年,電視劇《牧云的男人》正好在尋找女主角,許戈輝覺得詠梅的氣質(zhì)非常符合劇中女主角的要求,于是把她推薦給了導(dǎo)演,詠梅這才開始轉(zhuǎn)行正式進入了演藝圈。
24年來,她演過不少角色,與她搭檔的男演員有陳道明、張嘉譯、吳秀波、陳建斌……個個實力超群,但詠梅卻始終沒有大紅大紫成為一線演員。在和陳道明、蔣雯麗合作的《中國式離婚》中,詠梅飾演堅強、果敢的單親媽媽蕭麗。很多觀眾至今還對這個她15年前飾演的人物留有清晰的印象,那場兩個女人撕破臉爭吵的戲碼,對手蔣雯麗戲好是公認的,但詠梅的表現(xiàn)可圈可點絲毫不落下風(fēng)!吨袊诫x婚》的熱播,讓女二號詠梅,初嘗到了一些走紅的滋味,找她的人多了起來,走在馬路上也被認出來,片約不斷。隨著名氣的增加,詠梅感到自己的欲望也在膨脹。這時,她想到父親說過,“人最可怕的是被欲望帶著跑!焙芸欤伱愤x擇把這種苗頭熄滅。為了保持清醒,她主動遠離了名利場,將手機設(shè)置成呼叫轉(zhuǎn)移,只用短信和外界聯(lián)系,這一習(xí)慣一直持續(xù)了15年。要知道,一個演員不主動出去找戲演,被動地通過短信等角色,在演藝圈真的很少見。
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蟄伏。這段日子成了她演藝生涯的轉(zhuǎn)折點,紅了要更紅是娛樂圈的鐵律,選擇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、踩剎車,明擺著就是要讓自己涼。出來混,誰不想紅呢?而詠梅偏不,她覺得讓自己從容一點,比一口氣接下很多本子劃得來。
她也將這份內(nèi)斂帶到了作品中。在電影《地久天長》里,詠梅飾演的是失獨母親王麗云。生活中,她經(jīng)歷了失去孩子,失去工作,失去再生育的能力,連丈夫都快要失去……在這個普通家庭跨越30年的充滿悲歡離合的故事里,包含著麗云的各種痛心疾首。但詠梅沒在任何一個適時的戲眼上表演情感大爆發(fā)的瞬間,而是自始至終收著演,通過一種類似于紀錄片般真實的零度表演,將人物的情感準確地打到觀眾心里,極具說服力。
《地久天長》有許多令人感動的地方,其中有一場戲是痛失愛子的劉耀軍夫婦絕望地坐在家中,本來該是熱鬧的小年夜,卻沒有一點節(jié)日該有的氛圍,這種平靜被前來送餃子的茉莉(齊溪飾)打破。三人雖然在交談,但氛圍很尷尬,窗外的鞭炮轟鳴,但劉耀軍和王麗云都背靠窗戶沉默著,詠梅和王景春的眼神沒有交集,表情更是一言難盡,心理空間上的時間此時變得很長很長。最后,詠梅站起身走向廚房下餃子,因為此時若沒有一個打破沉默的動作,誰都已經(jīng)坐不下去。這種表演雖不動聲色卻非常高明,許多觀眾都在這場戲里流了眼淚。
準確抓住人物內(nèi)在細膩的變化,要靠演員對角色的洞察和思考。在詠梅看來,她并不想靠某一部作品去為自己證明什么,她特別反感有人用“主角”“配角”去區(qū)分和定義她的演員之路,因為這樣特別功利。在她看來,自己是一直在為所有合適的角色“候場